社會共融

內部共融

SDGs

人才培育發展

培訓計畫

人才永續培育計畫

1. 高潛人才培育機制
盤點關鍵職位 (Key Positions) 和高潛力菁英人才,依照組織未來發展所需之能力,搭配過往績效表現及內部人才自身能力作為盤點考量。

(1) 第一階段進行領導職能及行為風格進行測評,藉以了解其強項與弱項,並透過團體教練模式啟動人才對於角色定位及任務之認知。

(2) 第二階段提供師徒、教練制 (Mentoring/Coaching Program),由高階主管定期進行績效任務對焦及個別輔導,確認人才於崗位及專案任務上之活動進行能有強而有力之助力,協助其前行。

(3) 第三階段開始發展個人 IDP (Individual Development Plan),依據現職之工作任務內容,挑選合適之哈佛個案與情境演練之研討方向進行角色推演。此外,並透過讀書會方式強化管理職能之學習與運用,強化內部對談能力。

2. 講師培育
「人才」是企業強化競爭力的關鍵策略之一。為提升教育訓練品質及成效,訂定《講師管理辦法》,透過培訓各職類專業講師,將個人知識及經驗分享,藉由講師訓所學,也是輔導同仁成長的重要推手。至 2024 年底,尚有 159 位內部講師及保全種子教官 148 人,人員占比 17%。因應事業發展、人才佈局策略及考量人員退休,將持續培育優秀後進,以達承先啟後、開展未來。

3. 職能檢定機制
為鼓勵特品業務、勤務及服務人員學習,提升整體服務品質與個人專業技術能力,人資部定期辦理職能檢定,藉此檢定同仁技術能力是否符合應有水準,每年並予複試再檢核,通過同仁給予薪給獎勵或為晉升資格。以 2024 為例,通過檢定人數計 277 位,合格率 82%。

4. 打造全方位 ESG 培訓體系
新光保全透過 ESG 永續人才培育計畫,成功建立內部學習文化,並逐步擴展 ESG 影響力。這不僅有助於企業內部的永續轉型,更讓新光保全成為產業 ESG 發展的標竿。

(1) 新光保全強調以員工需求為核心,透過面談、問調等方式,評估員工的能力、特質與專業背景,進而規劃適切的 ESG 培訓資源。

  • 針對不同職能、層級與部門,量身打造專屬學習方案,確保 ESG 知識能夠真正融入專業領域與日常工作。
  • 結合實務操作與案例研討,讓員工透過實際情境學習 ESG 知識,增強其應用能力。

(2) 結合企業永續目標與 HR 策略,新光保全認為,ESG 人才培育不應僅限於單一部門,而應與整體企業策略緊密結合。

  • 將 ESG 元素融入人才發展體系:如納入職能培養與績效考核標準。
  • 推動跨部門協作:讓 ESG 成為企業決策的一部分,確保各部門能夠協同合作,推動永續發展。
  • 對外連結:與外部夥伴及社會資源合作,透過學習交流與產學合作,提升企業在 ESG 領域的競爭力。